最新消息

2021.09.10

孕前就有糖尿病、高血壓及甲狀腺功能異常,孕期更要積極控制

原本就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壓或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慢性病的婦女,最好先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的狀況情況,再考慮懷孕,孕期也應配合醫師追蹤各項數值,以防止影響母胎健康。
 

糖尿病.持續穩定血糖為首要任務

若媽咪患有糖尿病,孕期又未妥善控制飲食,除了可能造成胎兒過大以外,後期可能會因高血糖引起胎盤絨毛水腫,以致胎兒缺氧,造成胎死腹中(一般32週以後可能發生),其中妊娠糖尿病孕婦,比起本身患有糖尿病的孕婦,又有更高的發生比例。

廖敬慈醫師補充,有些孕婦在懷孕前,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,因而造成懷孕初期胎兒異常的比例提升,他舉例,有一種名為「尾部退化症候群」的罕見疾病,因為出生時雙腿內側黏連,而呈現出類似美人魚的型態,誘發此類胎兒畸形的因素很多,其中,母體本身患有糖尿病,且未積極控制血糖,發生率比起非糖尿病的孕婦高出至少250倍。

為了預防高血糖帶來的妊娠風險,即使沒有糖尿病,也應於產檢時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。值得一提的是,從今年7月開始,妊娠糖尿病篩檢已納入國健署公費產檢補助項目,讓每位媽咪都能放心檢查,若發現血糖偏高,也能及早開始控制飲食,減少糖分及澱粉的攝取。
 

高血壓.按時服用降血壓藥物

懷胎20週前,發現媽咪有血壓偏高的症狀時,會界定為「慢性高血壓」;而20週後才出現的高血壓,則為「妊娠高血壓」。廖敬慈醫師提到,高血壓的標準為收縮壓大於140mmHg、舒張壓大於90mmHg,若孕婦持續處於高血壓,可能導致胎盤功能不佳,後期還容易有胎兒窘迫、生長遲緩或子宮內死亡等情況。此外,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機會亦會提高。孕婦應配合醫師指示服用降血壓藥物,並且特別注意日後發展為子癇前症的相關症狀。
 

甲狀腺功能異常.從受孕到生產皆會受影響

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之一,且孕期的荷爾蒙變化也可能加劇原本就存在的甲狀腺問題,因此,產檢的基本抽血檢查中,通常會檢測此項數值。廖敬慈醫師表示,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婦女,成功受孕的難度本身就較高,也容易造成流產、早產及胎盤發育不良或早期剝離等併發症。
 

小心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症

在甲狀腺功能異常中,最應小心「甲狀腺風暴」,此為由甲狀腺機能亢進所引發的嚴重急性併發症,在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孕婦中發生率為1%。可能引發全身代謝功能失序,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險,因此,一旦發現甲狀腺功能亢進,務必接受藥物治療,並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。